《精选小知识: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知识: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 专业 学号 姓名 得分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东汉崔瑗草书势云:“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 汉字由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从实用逐步发展为一门 能够抒情写意、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书法。当然,广义的书法艺术已经不仅 仅局限于传统的软笔书法。 书法的精神在于心, 可以说,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 的精神风貌。古代书论中有许多术语,都是表述形容人格的词汇。如:雄壮、质 朴、磊落、刚直、闲雅、深稳、等。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楷书如立,行 书如走,草书如飞,此就字体言之。”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 祭侄稿 可睹颜鲁公之悲愤;中正匀衡的秦刻石,给我们表明
2、了四海之内初统于一时,始 皇经营秦帝国的良苦用心。即使是从某个汉字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民族 文化的内涵。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华夏文明精髓的代表。中国 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从古朴严谨的篆,隶书; 庄重整齐的楷,真书;到流畅奔放的行,草书,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性。书法 中抽象的自然与情感、心态的虚静与空灵、气脉的贯通与运动的精神内涵,可与 天地相合,可写心、写神、写意。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 的本体精神与价值境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整体 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
3、川的气概, 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太和”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书法的 笔意气势无不体现自然的和谐之美。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 存在的同时,兼顾补充其它的功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用。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匀衡,也是通 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右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 跋的章法也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 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 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画同源,书法衍生出篆刻,书法与其他文化也是相互 借鉴融合,彼此渗透。例如,中国古代画家们将书法的结
4、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 去。 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 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 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又如,我国独特的茶文化。 宋代苏东坡最爱茶与书法, 司马光便问他: “茶欲白墨欲黑, 茶欲重墨欲轻, 茶欲新墨从陈,君何同爱此二物? ”东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 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 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尤其是文人雅士品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茶、论茶,逐渐将饮茶 融入他们的艺术活动,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到唐以后,出现了茶宴、茶会等文化形
5、式。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余,或把卷清谈, 说古论今,或吟诗作赋,欣然命笔,或挥毫泼墨,寄情书画。在茶和书法的发展 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台,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茶和书法珠联璧合,可以追溯到汉代之前,汉印分合韵编中有多 种写法的荼字。 又据报载, 曾在湖南长沙魏家大堆 4 号汉墓出土有古文物石质 “荼 陵”(即今湖南的茶陵)官印一枚。说明茶作为艺术的表现内容至少在两千年前 就登上了书法的大雅之堂了。茶助文思,文人爱茶,其中书法家更是数不胜数, 从颜真卿、怀素、苏东坡、黄庭坚到倪云林、徐文长、郑板桥、吴昌硕,他们都 以优美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写茶、赞美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唐代是书 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 唐代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一幅著名的信札苦笋贴中曰:“苦笋及茗异常佳, 乃可径来,怀素上。”全帖虽只有十四个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神采飞扬。 从中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渴望心情。茶经作者茶圣陆羽与书法“颜体”创始 人颜真卿交往甚密,常聚首赋诗品茗,切磋书法艺术。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书法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感受,以凝练的线条彰显着它的文化内涵。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1. 七彩学科网所有资料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其收益归上传人。本站仅提供网络空间服务并收取服务费!
2. 所有PPT课件除打包和特殊嵌入外,均不含视频和音频,所看到的仅仅是链接图片;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无答案。
4.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019年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系列江苏小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江苏版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2019版历史高三一轮复习系列—《单元提分练》人民版通史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DOC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3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专题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资源练习: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练27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练28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届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练29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讲练: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提升课 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单元提升练: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十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本站为信息分享及获取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