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送单位:富裕县逸夫学校 作品名称:王羲之作品选 作者姓名:李峥 主题简介和创作过程介绍:
“坚持梦想 不忘初心”为主题,表现学生爱国主义情 怀,朝气蓬勃的精神,借书法作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现存的欧阳询书法作品介绍 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 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他的书体称为“欧体”;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元赵孟頫并 称楷书四大家。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流传至今传为 欧阳询的墨迹有《卜商帖》 《张翰帖》《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等。其中《梦奠帖》结 、 体富于变化,最能表现出欧书劲险刻厉、矛戟森列的特色。 保昌字画网小编通过网上搜罗欧阳询的画作, 看各大家对欧阳询书法的评论下面找出了欧阳 询所书碑刻传世的有: ①《九成宫醴泉铭》 。碑立于贞观六年(632),为他晚年奉敕书写。碑字高华庄重,法度森严, 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学习书法的楷模。 ②《皇甫诞碑》 ,立于贞观初年,笔画瘦硬,字呈长方,在结体取势中,充分发挥欧书的险 峭的本色。 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立于贞观五年,是欧阳
对于学者来说,书法, 仅仅是自己诸多方面修养的一 面而已,并不以此自重。然而, 人们在敬仰他们文艺、学问上 的成就的同时,惊喜地发现他 们在书法方面的才能。
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他是中国最早一批 留学国外学习美术者之一,最早将话剧引入中 国,最早创办美术教育。精书法、擅篆刻。李 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他 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早期那种凌厉的 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 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 孔。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 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呈现一派肃穆、 高古的佛家气象。
书法自我介绍 我叫杨婉君,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名字是抄袭琼瑶的,不过,的确 是先有我这个“婉君”,然后才有了琼瑶的那个“婉君”。但是,同 学们觉得叫我婉君有点别扭,所以都叫我杨万君(慢而重地读出), 您瞧,在这儿(顺便指着简历上的名字)。 点评: 如果你的名字很特别,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名字的来历,这样不仅 满足了面试官的好奇心,而且可以使面试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杨婉 君把自己的名字巧妙地跟琼瑶联系起来,并且指了指简历,与面 试官进行了互动和沟通,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我来自广东潮汕地区,会讲潮州话,由于妈妈是客家人,我也会讲客 家话,希望在工作当中能够用得上。 点评: 把自己的家乡告知面试官,很有必要,一方面出于礼貌;另一方 面,假设面试官和你是老乡,对你的求职有好处。 在今天的候选人当中,我是唯一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实际上,我没 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原因是偏科,高考时数学没及格,可我
书法绘画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 1 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 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 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
《将进酒》书法作品创作说明: 《将进酒》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 放还以后所作, 思想内容非常深沉, 艺术表现非常成熟, 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诗人豪饮高歌, 借酒消愁, 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 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当我知道要参加书法作品大赛时,我就开始为自己要创作的作品的内容而思 考。想到了李白的《将进酒》,我的书法作品是楷书大字四尺横幅,用唐楷的笔法 和结构创作而成。用笔方圆结合,结构平整,点画活泼自然,撇捺收放有度。使整 副作品显的端庄大方,灵活而不死板, 配合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 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 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 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 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2)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 权 4)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5)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 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7)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 杜甫《醉歌行》 8)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 庭坚《山谷文集》 9)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0)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 后》 11)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 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12)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夏天,没有春天的绵缠,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安宁,有的,就 是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下面是收集描写夏天的优美散文作品,以 供大家参考。
光荫荏苒,春天过后,夏天又向我走来。我按不住激动的心, 于是沉醉在无穷的遐想中。我伫立在窗前,景仰着夏日那迷人的夜晚, 睥睨的看着夜晚那炫目的﹑闪耀的﹑镶嵌在似黑布天宇中的星辰。夜 是如此美丽,如此寂寞。所有的烦恼也随之消释了,仰望着那高悬在 天宇中的皓月,我不由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 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看着这皎洁的明月,我真希望自己有一双翅膀, 飞向那广寒宫,去陪伴嫦娥。
我本次书法作品的主题是:志在高远。它的出处:伯牙鼓琴,志 在高远,钟子期曰:善哉,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 期说:太好了,像泰山一样高大。
因为志在高远的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未来的抱负、追求卓 越等。因此我选了它做为我书法创作的主题。
在书写作品时,我对字进行了总体安排布局。四周留空,行间透 气。首尾呼应,字守中线。大小相宜,轻重适度。字体一致,格调统 一。作品书写中,其用笔、结构的方法完全一致,达到格调的统一。字 大款小,字印相映。保证每一个字都能够具有艺术感,既漂美观,又 具有神韵。这就是我的创作说明。
草书书法作品四尺欣赏: 草书书法作品四尺 1 草书书法作品四尺 2 草书书法作品四尺 3 草书书法作品四尺 4 草书书法作品四尺 5 章草书的出现: 章草书的出现同样基干提高书写速度的目的。隶书的书写速 度虽然比篆书快很多,但在军务或政务繁忙的情况下,仍然不能 满足需求,因此将隶书笔画进一步简化,偏旁部首合并等书写方 式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帛书中就开始出现。汉武帝以后,频繁的 战争和国内外政务促使隶书在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也开始向章草 书演化。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赵壹在《非草书》一文中就提出章草 书起源于秦末。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章草书法作品是 1973 年甘肃居延破城子发现的汉宣帝神爵、五凤年间的章草书简 牍。只是这些简牍中的章草书法作品还夹杂着不少非草书的字, 说明当时章草书法还处于滥觞阶段。到西汉晚期的元帝、成帝、 哀帝和王莽时期,章草书法已经完全成熟。甘肃居延汉简
书法介绍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
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地 发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 态为精辟的总结: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 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 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
书法贯穿于中华文化,从汉字出现的时候,就必然已经有了书法的存在。 而从汉字的自觉审美出现之后,书法更是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外在表 现。在书法中,最有名的是欧体、颜体、柳体、赵体,这四种字体分别是 以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姓来命名的,他们也被誉为四大书 法家。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也是初唐四大家之一。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又称 欧阳询为“大欧”。他的楷书字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体,成为后来学习书法者经常模仿的对象。由于他 的相貌平平,也被人戏称:其书高颜值,其人似只猴。我认为欧阳询在书法史上 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只是书法写的好而已,而是因其开宗立派,往往是集大成者。 欧阳询的字,论水平真的高过虞世南、褚遂良一大截吗?其实也未必。“君子藏 器,以虞为优”,“广大教化主”应该说雁行、抗行不过分吧。为什么楷书里欧作为 初唐四家的代表人物呢?我认为除了水平一流外,欧阳询具有“集大成者”
《道德经》书法作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品创作过程介绍 以前,我总认为我自己的书法写得好,但自从看见老师写的毛 笔字后,我不这么认为了。我也渐渐开始羡慕老师写的字,我下定决 心, 一定要写得比老师好。 这学期开学不久, 老师让我中午去练书法, 我兴奋极了! 写好毛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我实践后,体会到的,我发现 我还有许多小错误没有改过来。比如;握笔不佳,姿势不美,笔顺不 规范等。 这些毛病我得慢慢地改过来。 每一次, 我我都会认真地去写, 老师给我评价,我也回认真地听,看看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要是错太 多,老师也会鼓励我,使我的信心有增强了许多。 日复一日地练习。现在,我拿起以前写的字和现在写的毛笔字做 了个比较,发现我进步了。到书法教室,再看看九年级的哥哥姐姐们 写的字,我认为她们写得比我好看很多,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 超过九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出更高的境界来。 在这几个月里,我在学书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体会;练毛
县人,现役军旅书法家。勤奋刻苦,自学成才, 曾被评为军地两用人才标兵,多次立功受奖。从 颜真卿《多宝塔碑》入手,遍习鲁公诸碑,后转 习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及北碑,楷书已自有 风貌;小楷在二王、唐人写经、赵孟頫上尤为用 功;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不为流行书风所惑。 多次参加武警、全军、山西省、全国书赛书展并 获奖, 其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 山西电视台、 《解 放军报》、《武警报》、《山西日报》等新闻媒 体报道。作品远展日本、韩国、新加坡及台湾等 地,被诸多单位和个人收藏,写经作品被多家寺 庙和佛教界人士收藏。 楷书《生平》长卷被中央电视台“全军 书画展”评为特别奖,并被永久收藏;大楷《正 气歌》被“全军廉政文化书法展”评为一等奖; 先后两次入展国家级书展; 三次参加全军书法大 展;两次评为武警文艺创作一等奖;参加武警首 届书法展;参加国际榜书大展并获奖。
钟繇(151-230),河南长葛西人。魏朝官至太傅。工书,博取众长,兼善各体, 尤其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笔势如飞鸿戏海,舞鹤游天。 历代书家亦评为“高古纯朴,超妙入神。”他的字,形成由隶入楷的新面貌,为晋王羲之真 书的先驱,故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可惜真迹不传;宋以来的《宣师表》、《力命表》、 《荐季直表》及 《墓田丙舍帖》等法帖,都是后人的临摹本。钟繇学书十分勤奋,幼年曾 向蔡邕、刘德升等求教,在外寻师访友,十六年从未返家一次。其刻苦与专一的精神为后人 景仰。 2、张芝
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 称 自为“张有道”。好书法,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 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 张芝在书坛 上一直享有极高之地位,谓为“草圣”
书法全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此四句摘自李白作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曾在湖北安陆蹉跎十年, 故自称为楚狂人。我极为欣赏李白的豪放洒脱,放浪不羁,狂妄自负的性格。在 唐朝文宗时,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御赐为三绝,张旭也是我 最为喜欢的书法家之一,张旭曾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从中吸取出草书的奥妙与美 感,可见书法,剑术,文章都是相通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都是诗人的个性抱负 品行情绪的流露与宣泄。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孔圣人的嘲弄与不屑,表现了他藐视权贵,向往洒脱自由 的情怀,这与我的性格有相同之处。这幅作品以草书完成,一气呵成,笔断意不 断,千回百折,似庐山瀑布倾斜而下,整体协调,流畅潇洒,字形纤细绵长似剑 舞长空。然比之草圣张旭“挥毫落纸如云烟”,定是不及,但这是我一直努力追 求的最高境界。此幅作品布局错落有致,既不呆板又不显凌乱。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