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第一幅,字体严正、端庄、秀丽 C.第一幅,用笔干净、利落、精妙
(二) B.第二幅,笔势流动、活泼、自如 D.第二幅,结构简省、狂放、奔逸
4.丁酉之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我们惊奇地发现两馆都以“鸡”为题材, 分别举办了“凤鸣朝阳”“金鸡唱晓”的主题展览。参观展览后,请你从同学们书写的“金 鸡报晓”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幅作为“博物馆之旅”手抄报的标题,并结合这幅书法作品的书 体特点说明选择的理由。
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柳公权《玄秘塔碑》 赵孟頫《胆巴碑》
楷书特点:笔画平直,形体方正,结构整齐,匀称端庄,浑厚、庄严大气,笔 力劲道有力。 (四)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 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 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从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开始,草书便发展 到了高潮。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唐代再次掀起草书热潮,涌现出孙过庭,张旭,怀素等书法家。
2.为了布置劳技教室,学校请美术教师用不同书体书写了中国结的“结”字,打 算择其中一幅悬挂在墙上。如果由你来决定,你会选择哪幅作品?请说明理由。
3.“一纸诫子书,千载为父情”,对诸葛亮《诫子书》的书法作品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书特点:笔画连绵、流畅,典雅飘逸,气韵生动。 练一练 1.在首都博物馆参观时,有三幅书法作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某同学对其中一 幅作品的评价为“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给人以洒脱奔放之感” 。这位同学说的 是 人名) 。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 (填序号)作品,这幅作品所用书体的代表书家是唐代 (填
汉字的演变过程为: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一)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 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 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 ,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 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草书特点:笔画连带,结构简省,流畅飘逸,灵活多变,虚实相生,气势磅礴 贯通,潇洒豪放,狂放不羁,自由随意。
(五)行书 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的。大小相 兼: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 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方结合。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 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苍劲多姿。浓淡相融: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篆书特点:笔画圆润均匀,结构均衡对称,线条婉转通畅,古朴大方。 (二)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 扁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秦末程邈在狱中 整理而成,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代表作:汉碑《张 迁碑》 《曹全碑》 《石门颂》
(三)楷书 楷书是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 释: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 ,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 不衰。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