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 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 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 自成一家。魏征称赞说: “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 逸少体。”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 法和规律。包括用笔、结体、章法等内容。
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行书、草书 同时演变,大概在魏晋时期均已出现了。
• 颜线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 人。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 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 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 守成规,自成一体,称为“颜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笔 法。
•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 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 谢民师论文帖》等。
小篆又称秦 篆——它的 笔画首尾匀 圆,结构对 称;给人以 刚柔并济, 圆浑挺健的 感觉,对汉 字的规范化 起了很大的 作用。
用点、横、竖、撇、捺 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 化叫作“隶变”。 隶变使汉字进一步变成 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可以 说是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 字的一种过渡字体。
• 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 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 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
临摹法帖是传承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 初学多选正书为范本(小篆、隶书、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 成熟 于东汉末年 ,是现代汉 字的标准字体。 “楷”是楷模、准则 的意思,楷书由隶书演变 来的,是点、横、竖、撇、 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形成 的字体。 楷书结构方正,点划规 范,是真正的方块字。
情操是感情和思 维的综合,书法是 一门学问,一种艺 术。其美感来源于 大自然,来源于生 活,来源于社会实 践,与其他事物有 着密切的互为表里 联系。
• 第一,要先专一,后博学。 刚开始练 字的人,在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就要 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 意更换字帖。 • 第二,要认真读帖 读帖是临摹字帖的 前提。读帖好比读书,为的是明其道 理,而不仅仅是识字或抄书。只有读 得懂、看得细,才会印象深、写得像、 记得牢。
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 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 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 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 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 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 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 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 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坐椅邊三分之一的位置 雙腳張開與肩同寬,小腿膝蓋垂直 眼離紙30公分 胸離桌10公分 手指離筆端3公分 口訣: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
• 作为实用的书法 • 作为艺术的书法 • 作为养生的书法 • 作为文化的书法
• 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 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 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 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 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 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 它的实用价值。
• 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 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 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 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 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 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 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有使书写 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 书法己是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 败的鲜花,世人赏以欣慰,可从 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 生活情趣,审美追求,时代气 息··· ··· ·
《 九 成 书 宫 的 醴 登 泉 峰 铭 造 》 极 可 之 谓 作 欧 体 楷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兴起的书体是金文,因铸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在商周,一个人 如果为王朝策立了功勋,君王就大量地予以赏赐。立功的人常常要铸造青铜器,并 铸刻上自己的功勋,以显耀于后世。这些记录功勋的文字流传到现在,也成为书法 艺术的瑰宝。
“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练书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 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这样,对人的 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 灵心焕发,无疾而寿。如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大书法家平均 寿命79.2岁,其中颜线岁时遭害,不然寿命会更长。另 据资料介绍,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 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说明书画活动可能比高僧修行 还有利健康,己为世人共识。现己76岁高龄的“将军书法家”李 真先生,通过练习写字,心脏病好转,并不再为失眠而苦恼。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